以前聊到国产芯片,很多工程师第一反应是“备胎”,可以应急但不放心。可这两年形势变了,不是换不换的问题,是很多工控平板电脑厂家主动开始用国产芯片,出货量越来越大,用着还真挺稳。

性能不虚,成本更香
国产芯片现在能跑得动的场景远不止消费类产品。在嵌入式、工业触控、边缘计算这类场合,国产芯片的性能已经够用,甚至部分型号表现还优于早期X86平台。特别在ARM架构成熟之后,那些在意稳定、低功耗、低成本的工控平板电脑厂家,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国内方案,毕竟价格压得住,交期也可控。
以前客户最担心驱动兼容、系统适配这些事儿,现在生态已经成熟,主流Linux系统、安卓版本都能跑得顺,连一些轻量级Windows替代方案也有国产配套。因此,控显科技全系产品均有成熟稳定的国产芯片定制方案,整机采用国产ARM平台,系统跑得稳、接口丰富,还能加固定制,实际项目反馈很不错。

自主可控,不只是口号
“自主可控”这四个字,以前是战略,现在成了刚需。不只是国央企,很多制造业客户、交通、能源、医疗这些行业,对硬件方案有了更明确的国产化要求。一旦中标条件中出现国产平台优先,工控平板电脑厂家就不可能再用老思路挑料,得从芯片选型开始考虑合规性。
值得一提的是,控显在参与智慧矿山和轨交类项目时,就经常提前和客户一起协商国产化比例,国产芯片平台选好以后,连BIOS、固件、安全加固都能做国产替代。整机生命周期也比老外方案更可控,不用担心哪天芯片断供或者系统不更新。

国产方案,越来越像“默认选项”
有些厂商最早采用国产芯片,是迫于形势,现在是真的用顺了。有些国产SoC平台已经具备较好的扩展性,USB、串口、网口、CAN总线都能灵活调配,不需要复杂的转接板,直接就能对接工厂端设备。对工控平板电脑厂家来说,这省的不止是成本,还有工程周期和售后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