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控行业长期以来对X86平台情有独钟。熟悉的系统环境、广泛的兼容性,让它在工控一体机市场占据主流地位。但现在,ARM架构不再只是物联网设备的小角色。它在工控一体机上的应用,已经开始引发不少工控一体机厂家的关注,特别是在强调低功耗与高稳定性的细分场景。

稳定运行,低能耗,ARM的王牌优势
车间现场温度高、震动强、电源不稳定,这些对于传统X86工控一体机来说是挑战。ARM处理器本身的架构更为精简,发热量低,对环境要求没那么苛刻,在一些电力、轨道交通和嵌入式自动化终端中,ARM一体机可以长期运行而不死机。值得的提提,控显科技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整机方案,在追求可靠性的行业里,很快就获得了一席之地。

从兼容性到生态适配,ARM不再落后
过去大家对ARM的疑虑,往往集中在系统兼容和软件运行上。但这几年Android和Linux系统生态逐渐成熟,大部分工业控制系统已经可以很好地运行在ARM平台上。控显工控一体机品牌在定制操作系统时,也开始把UI交互、触控逻辑和数据通讯等接口适配得更为细致。你在操作时不会察觉出和传统X86平台有太大差异。

定制化需求,推动ARM架构迅速渗透工控一体机市场
不是所有的工控场景都需要复杂的计算力。像AGV终端、能源管理系统、智慧物流看板、MES数据采集站点等,这类系统更关注运行稳定、能耗可控、硬件成本。ARM架构的出现,刚好填补了这部分中低功耗控制端的空缺。只要工控一体机厂家能够做好定制支持,ARM平台完全可以替代部分X86解决方案。

未来的趋势,是多架构并存而非取代
ARM不会完全替代X86,但它已经在一部分工控触控一体机的选型环节里,变成了“可以优先考虑”的选项。从市场反馈来看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控一体机品牌甚至正在形成双平台战略,让用户按照项目需求自由选择。性能与功耗之间的平衡,不再是只能靠X86去承担的压力。